民建省委會:
你們提出的《關于打造中非經貿合作湖南典范,持續形成地方對非經貿合作新優勢的提案》收悉?,F答復如下:
一、關于打造地方對非農產品進口集散交易示范典型的建議
省商務廳以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為核心,統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一是著力建設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引入了100多家對非合作企業及商協會,培育了106個非洲產品品牌,初步建立了金融、法律、商事、人力資源等市場化的對非經貿合作服務體系。二是積極擴大對非進口,打造腰果、木材、橡膠、咖啡、可可、海鮮、水產以及芝麻、花生等小宗農產品產業鏈,推動在非洲布局海外倉體系。三是完善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將常設展館作為非洲國情文化、優勢產業、特色產品展示推廣中心以及中非經貿合作項目信息共享及聯絡中心。四是啟動與360集團的戰略合作,共同建設中非經貿數字智谷,支持岳陽、邵陽、瀏陽等地打造中非經貿產業園。
下步將重點推動以下方面工作:1.出臺配套政策。鼓勵扶持非洲優質產品和資源產業鏈建設、搭建非洲海外倉體系、擴大對非貿易規模、加大金融服務力度、加強對非市場主體培育引入等。2.加速金融體系搭建。重點支持觀盛、財盛、雨非等國有供應鏈金融平臺,擴大非洲優質產品進口;積極推動成立中非農貿發展產業基金,搭建非洲農產品產業鏈閉環。3.推動非洲產品市場準入。與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共同實施“非洲出口增長伙伴項目”,重點推動一批國內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非洲產品加快市場準入進程。
二、關于打造中非產業鏈深度合作示范典型的建議
省商務廳一直致力于推動我省企業“抱團出海”,推動湖南礦業、農業等優勢產業鏈開展對非投資合作。一是指導成立了湖南“走出去”企業聯盟。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導向、企業主導”的總體要求,積極鼓勵我省企業以抱團形式實現海外發展,建立了“政策支持+項目共享+利益均沾”的抱團長效機制。二是以雜交水稻為重點開展全產業鏈合作,同時探索投資與援助有機結合的新路徑,積極爭取國家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資源,支持建設湖南省農業走進非洲示范基地。三是組織協調省內外企業抱團推進尼日利亞湖南工業園建設,推動湖南建工集團、際華三五一七、岳陽觀盛及美蘭集團共同建設科特迪瓦湖南工業園,支持袁氏種業聯合碧桂園在馬達加斯加建設農業產業園,推廣30萬公頃雜交水稻種植。下步將出臺對非重點國別對接方案,以產品、平臺、企業和具體項目為抓手,在貿易增量、投資項目和工程、海外倉體系、非資源性產品產業鏈建設和境外園區等方面推進合作關系。
省農業農村廳積極融入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不斷拓寬對非貿易渠道,深化對非農業貿易。一是為推進我省與非洲四國(乍得、馬里、布基納法貝寧、貝寧)棉花合作,完成了《關于發展非洲4國棉花種植的可行性報告》,初步擬定了湖南與非洲四國棉花合作方案,參與和指導了中國(長沙)-馬里棉花研討會、中國(長沙)-布基納法索棉花線上研討會,切實推動了我省與非洲四國棉花種植技術合作。二是承辦了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農業合作論壇,會上簽署了7個農業領域的商業合作項目,簽約項目合同資金達27.47億美元。湖南省人民政府與馬達加斯加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在中非農業發展研討會上簽署了農業合作備忘錄;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聯盟、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非洲綠色革命聯盟等6家單位在會上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中非水稻領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議”,為推動中非農業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撐。三是連續舉辦了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在農博會期間,打造了國際展區,每年都有來自非洲的國家參展。據統計,已有非洲10個國家的100多家企業參加了農博會,促成了多項貿易合作。下階段將進一步發揮我省農業科技優勢,推動與非洲農業交流合作:1.依托隆平高科、袁氏種業等龍頭企業,以雜交水稻、雜交辣椒等優勢種業為支撐,推動與非洲種業合作。2.支持農業企業擴大對非投資,在非洲開展農業全產業鏈投資,培育1-2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農業企業。3.落實中非“九項工程”要求,充分發揮湖南現代農業技術特別是種業優勢,進一步發揮對非農業培訓交流的整體協同效應,助力構建中非農業交流培訓體系。
三、關于打造中非金融業務創新示范典型的建議
數字人民幣試點是人民銀行總行正在推動的重要工作之一,長沙市作為第二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關于跨境數字貨幣結算,人民銀行總行正在與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等地區和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開展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數字貨幣橋聯合研究,該項目處于驗證階段,尚未實際應用推廣。
2020年,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制定印發《推進對非人民幣跨境使用工作方案》,鼓勵和支持省內銀行機構積極拓展對非跨境人民幣業務,同時深化與非洲銀行機構的同業合作,引導涉外企業在對非貿易和投融資中更多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2021年,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建設持續推進,肯尼亞先令、尼日利亞奈拉等5個非洲小幣種在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掛牌,埃及某商業銀行在中心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工商銀行長沙金匯支行(坐落于高橋大市場)正式掛牌開業,該支行定位于國際業務特色銀行和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自貿區專業支行,旨在為促進中非經貿發展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下階段,將繼續指導省內銀行機構積極推進對非人民幣跨境使用。
2021年以來,省商務廳聯合外匯管理局湖南省分局、長沙海關、湖南省稅務局等部門積極探索中非易貨貿易路徑。2021年,湖南通過“一對一”的易貨模式,用建材和日用消費品換取南非的西柚,成功開展了11批次試單,為試點積累了前期經驗。四部門聯合擬定了《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對非本幣結算貿易試點方案》,得到商務部相關司局一致認可,中國進出口銀行、中非發展基金等金融機構亦認為方案可操作、可落地,有商業價值。后續將積極推進試點落地,助力優化中非貿易結構,擴大對非貿易,解決企業收匯難題。
四、關于打造中非經貿綜合服務示范典型的建議
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于第二屆博覽會期間舉行了揭牌儀式,2021年全年舉辦了第二屆中非經貿合作岳麓論壇等4場學術會議,發布對非研究報告9篇、電子刊物7期,出版《非洲十國環境法譯叢》等6篇對非研究專著,發布《關于進一步建設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示范高地的建議》等13份資政建議;持續更新非洲經濟數據庫(含GDP、CPI、PPI、人口、貿易、援助等),新增中國對非投資、中非高層互訪、非洲內部沖突、非洲治理指標以及非洲貿易、法律、衛生、教育等非洲專題數據庫;培養中非經貿合作領域本碩博及留學生超50人;開設《非洲商務環境分析》《非洲商業案例》《非洲問題研究》《非洲法導論》等特色課程。中非經貿合作職業教育產教聯盟自成立后舉辦了“楚怡職教深耕非洲深耕探索與實踐”研討會及三場“走出去”(非洲)公益培訓、五場對非外經貿人才校企供需會,全年發布研究課題8個,編印會刊四期,吸納會員單位4家。下步將繼續發揮智庫與人才培訓等智力支撐,提升對非經貿合作綜合服務能力。
省商務廳按照商務部“雙隨機 一公開”有關監管要求,定期對對外投資、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企業合規經營、防范化解境外風險和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等情況進行抽查,對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見,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納入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不良信用記錄”,作為采取聯合懲戒、評判企業信用等級、落實行業自律的參考。今后將進一步健全信用管理機制,探索涉非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營造對非合作良好市場秩序與氛圍。
探索中非商事仲裁和調節機制已納入《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專項規劃》,將在加強與國內知名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和調節機構合作,支持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在自貿區運營,提供“事前預防、事中調解、事后解決”全鏈條商事法律服務等方面發力,努力營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五、關于建設中非經貿跨區域深度合作示范典型的建議
省商務廳立足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兩個國家級平臺,按照張慶偉書記指示,扛起對非合作大旗,匯聚中部六省合力,全力服務國家對非工作大局。一是共同利用好博覽會平臺,持續加強同中部其他五省的交流合作,采取邀請輪流擔任主題省、合作舉辦論壇研討會等,推動商務部門共同簽署對非合作協議,資源互補,相互支持,形成對非經貿合作合力。二是共邀參與先行區建設,先后組團前往北京、義烏、廣東,推動對非龍頭企業在供應鏈金融、非資源性產品產業鏈、海外倉、大宗商品進口、市場渠道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下階段將繼續跟進對接重點企業項目,推動更多跨區域合作成果落地。
感謝你們對對非經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湖南省商務廳
202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