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推動湘瓷湘茶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收悉。您提出的有關意見建議,對于進一步推動我省瓷茶產業發展具有很高的參考借鑒價值。經我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進行專門研究,現就有關事項答復如下:
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湘瓷湘茶產業發展。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瓷茶產業也得以長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加強政策頂層設計,指導產業發展方向
1、出臺了一個重要指導意見。省農業農村廳2019年出臺了《關于打造農業優勢特色千億產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意見》,該《意見》提出了13條具體政策措施,明確了“品牌引領、加工主導、科技支撐、融合發展”原則,在繼續做強做優糧食、畜禽、蔬菜等三個全產業鏈產值已過千億產業的同時,做大做強茶葉、油菜、油茶、水產、水果、中藥材、南竹等七個優勢特色產業,逐步打造成千億級產業,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2、編制了茶葉等6個特色千億產業規劃及行動方案。省農業農村廳2019年開始啟動了茶葉、油菜、水果、水產、中藥材、辣椒等6個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及行動方案制定工作。2020年12月正式發布實施,有效推動了我省茶葉等產業高質量發展。
3、落實政策支持,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省工信廳加大對陶瓷產業技術創新、智能制造和技術改造的獎勵和補助力度,落實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獎勵和保險補貼等政策,推進各類創新載體建設,提升陶瓷產業創新能力和動力。截止2019年底,作為我國八大陶瓷主產區之一的株洲市陶瓷行業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授權檢測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省級工程中心1家、省小巨人企業21家、省新材料企業45家。
二、著力開展品牌培育,提升“湘”字品牌質量
1、大力發展培育茶葉加工業龍頭企業。按照“一個產業一個龍頭企業帶動”要求,開展茶葉加工企業“百企”培育、標桿龍頭企業打造,按不同梯次擇優選擇帶動能力強、示范作用大的龍頭企業作為示范引領,推動了一批中小微企業向規模企業、規模企業向省級龍頭企業、省級龍頭企業向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提質上檔。如湘豐茶業集團、金井茶廠分別在2019年、2020年被新認定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省茶業集團、湘豐茶業集團、資江狗腦貢茶業公司獲評2019年特色千億產業標桿龍頭企業,安化芙蓉山茶業、金井茶廠獲評2020年特色千億產業標桿龍頭企業,每個企業獎補400萬元。
2、助力瓷茶“老字號”企業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湖南老字號企業中,有福千府、白沙溪、晉豐厚、金井茶葉、湘益茯茶、永泰福、古洞春、泰和合、百年茂記、英妹子等湘茶企業;有泥人劉、富興窯、紅官窯等湘瓷企業。2019年,根據《湖南省商務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19年度流通產業項目申報的通知》要求,對2018年度依法納稅、繳納社保情況較好且較上年增長的多家湘瓷和湘茶類“老字號”企業給予財政補貼。2021年,根據《湖南省商務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21年老字號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泥人劉、紅官窯、金井茶葉、古洞春等湘瓷和湘茶老字號企業,在技術改造、供應鏈建設和發展現代營銷方式等項目投入上給予了補貼。另外,省商務廳多次組織湘瓷湘茶類湖南老字號、知名品牌企業到省內外參展,參加了杭州“中華老字號博覽會”、第十一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國品牌日、山東老字號博覽會等一系列重點經貿活動,助力湘瓷湘茶類老字號企業開拓了市場,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3、積極申報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2021年3月我省推薦湖南“五彩湘茶”產業集群申報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選擇了桃源縣、石門縣、桑植縣、安化縣、沅陵縣、新化縣、古丈縣、保靖縣8個茶葉主產縣作為項目實施縣。目前,湖南“五彩湘茶”產業集群項目已經在農業農村部網站正式通知確認。
三、強化創新引領發展,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1、加快平臺建設,優化公共技術服務。為推動創新資源共享、降低創新門檻和成本,省工信廳大力支持建設陶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已建成多個陶瓷公共產品質量檢測站、產業集群促進機構、研究機構、工業云平臺等。如成立了五彩醴陵陶瓷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作為株洲先進陶瓷產業集群發展促進機構,該中心搭建政企橋梁,整合優質資源,引導企業分工協作,提供各類專業服務;將湖南陶瓷研究所從省輕工鹽業集團成建制劃歸醴陵市管理,著力打造集陶瓷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世界級陶瓷科研中心;打造了全國首個陶瓷行業云平臺“思伯云”,第一批覆蓋50家陶瓷企業,提供信息化資源整合服務。
2、整合創新資源,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區域陶瓷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充分利用中央美院、清華美院和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陶瓷研究院、湖南工業大學醴陵陶瓷學院、湖南輕工高級技工學校(湖南陶瓷技師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加快先進適用技術轉移轉化,促進陶瓷產業創新轉型。如湖南大學的平板陶瓷膜技術已在醴陵實現轉化和量產;醴陵市瓷藝堂公司與清華美院簽訂“醴陵釉下五彩技藝傳承研究”項目合作協議;湖南富強特種陶瓷公司聯合中南大學研制的氧化鋁陶瓷坩堝已完成轉化;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等在醴陵多家陶瓷企業建立了實訓、創作和創新設計孵化基地。
3、加大新產品研發應用,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以產業鏈建設為抓手,支持引導陶瓷企業研發各應用場景下的陶瓷新材料,大力推進陶瓷新材料成果應用。如湖南科一環??萍脊狙兄频母咝阅軣o機平板陶瓷膜具有過濾面積大、分離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等優勢,該產品于2019年投產,打破了國際壟斷,而價格不到國外同類產品的15%;湖南金銳美新材料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開發了高性能金屬陶瓷數控機床用刀具,解決了金屬陶瓷難以兼有高硬性和高強韌性的世界性技術難題。
四、多措并舉暢通渠道,助力瓷茶“湘品出湘”
1、支持醴陵市成功申報全國激勵縣。在2019年、2020年我省連續兩年已有縣市(瀏陽市、湘潭縣)獲得國務院“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的地方”的背景下,全力支持醴陵市參與新一輪全國激勵縣申報。2021年4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2020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國辦發〔2021〕17號),在第十六項“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的地方”中,對湖南省醴陵市進行了通報表揚。
2、支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目前,我省有長沙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茶葉)及醴陵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陶瓷)兩個相關產業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每年在省級外貿專項資金中均有安排針對兩個基地建設的支持資金。
3、支持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省商務廳結合“萬企闖國際”行動,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或國際市場開拓數字化轉型給予支持。
4、培育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積極培育安化黑茶出口品牌,支持黑茶企業產品研發、市場認證、國際營銷,提升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采納您的建議,在政策引導、資源整合等方面持續用力,不斷加強對瓷茶產業融合發展的協調指導,提升“湘”字品牌含金量,支持湘瓷湘茶產業合作,助力“湘品出湘”。
1、進一步抓好品牌和平臺建設。充分挖掘老字號資源,引導湘瓷湘茶企業積極申報“湖南老字號”評選;依托“湘優品”微信小程序和“湘品入滬”平臺,推出湘瓷湘茶類產品,不斷擴大“湘”字品牌知名度;指導醴陵市充分利用好醴陵陶瓷、醴陵紅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等3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不斷提升本地陶瓷品牌形象;支持符合條件的陶瓷企業申報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引導企業加強設計能力建設、引培專業人才、完善軟硬件設施;鼓勵龍頭骨干企業打造自身品牌;2021年對醴陵市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中優先支持,并給予專項資金扶持;繼續支持醴陵陶瓷博覽會、陶瓷產品推介會等活動,促進合作交流,持續擴大湘瓷產業品牌的影響力。
2、進一步抓好行業外貿發展。通過完善園區外貿綜合服務、外貿融資服務等外貿服務體系,壯大湘瓷湘茶外貿主體,培育外貿優勢產業集群,助力外貿“破零倍增”;依托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培育湘瓷湘茶產業外貿發展新模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依托“出口轉內銷”平臺,暢通內外貿一體化渠道,引導陶瓷及茶葉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積極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3、進一步抓好陶瓷產業集群培育。2020年,株洲先進陶瓷產業集群已被列入我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將進一步指導該產業集群促進機構的服務能力建設,幫助其加快建立該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工作體系和工作協調機制。
4、進一步抓好陶瓷產業人才培養。積極支持湖南省陶瓷技師學院建設,加強陶瓷產業人才培養,鼓勵學院緊緊圍繞陶瓷產業鏈發展人才的需求,在陶瓷工業設計、陶瓷裝備、陶瓷材料等應用方向培養高技能人才;積極推進湖南省陶瓷技師學院與湖南工業大學醴陵陶瓷學院加強合作交流,提高辦學層次、提升人才質量。
5、進一步抓好先進陶瓷材料的研發和應用。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和機構牽頭創建先進陶瓷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圍繞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攻關,重點突破超薄大尺寸陶瓷的高精密加工、大尺寸高可靠電瓷產品制備、高純超細原料及高度自動化的電子陶瓷元器件加工、第三代半導體陶瓷制備等一批關鍵技術,加速高強度高氣密性金屬化陶瓷制備、高性能碳化硅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備等核心技術工程化研究,推動研發成果本地化轉化。
感謝您對我省湘瓷湘茶產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